前言
在大模型应用中,提示词是构建智能体行为逻辑和交互效果的核心要素,提示词分为系统提示词与用户提示词,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决定模型输出的准确性、专业性和实用性。本文将系统介绍系统提示词与用户提示词的基本概念、独特作用与主要区别,以及在大模型应用场景中的实操指南与最佳实践。
基本概念 什么是提示词? 提示词(Prompt)是指用户输入给模型的文本,是大模型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引导和激发模型生成特定的输出。这些精心设计的指令如同大模型开展工作的指路明灯,是用户或AI系统与大模型进行交互的桥梁,它决定了模型输出内容的方向、质量和准确性。简单来说,提示词就是用户给出的“指令”或“问题”,模型基于这个输入生成相应的回答或内容,并确保生成的输出与预期目标一致。
提示词的作用是通过输入文本向模型提出一个问题或请求,或者为模型提供任务的上下文信息,从而控制模型生成特定内容。模型依据提示词来理解用户的需求,并生成相关的文本输出。好的提示词将改进你的大模型应用效果,将其成功应答率从 85% 提高到 98%。 什么是提示词工程? 一、基本定义 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也称为上下文提示,是指用户或AI工程师在与大模型交互时,设计、优化和调整提示词(prompts),以实现确保大模型输出最佳质量和效果的过程。简言之,提示词工程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用户输入的提示词,使得大模型生成尽可能准确、相关且有用的响应。 在大模型的应用中,提示词(Prompt)直接影响模型生成内容的方向、深度、准确性和风格。因此,提示词工程成为高效使用这些模型的重要技能之一,尤其是在复杂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提示词工程在具体用法上,分为系统提示词与用户提示词,他们分别在大模型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核心目标 提示词工程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四方面:
三、工作步骤 四、关键元素 - 任务指令(Task Description):明确指出模型需要完成的任务。比如,“解释一下深度学习与传统机器学习的区别”或“请用Python编写一个排序算法”。
- 上下文信息(Context):提供与任务相关的背景信息,帮助模型理解任务的深度和目标。例如,“假设你是一名医生,解释一下高血压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 输出格式(Output Format):指定生成内容的格式。例如,“列出三个方法并简短说明”或“写一个400字左右的文章”。
- 样式与语气要求(Style & Tone):对生成文本的风格、语气、情感进行要求,如“请用正式的语言”或“以幽默风趣的方式说明”。
- 约束条件(Constraints):对输出的长度、内容范围等作出限制。例如,“生成的内容不超过500字”或“避免使用技术性术语”。
什么是系统提示词? 一、基本定义 系统提示词(System Prompt)是智能体的“宪法章程”,用于定义智能体人格与边界。系统提示词本质上是一组指令、行动指南和上下文信息,在大模型处理用户查询之前,系统提示词始终包含在提交给大模型输入的首要位置,拥有较高的权重和优先级,每当您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时,系统提示就像是一个过滤器,大模型会在回应您的新问题之前自动应用这一过滤器,这意味着在对话中每次大模型给出回应时,都会考虑到这些系统提示词对输出内容的影响。这些提示充当框架,为AI在特定规则下运行奠定基础,并生成连贯、相关且与预期结果相符的响应。系统提示在补充大模型在训练期间获得的海量知识与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之间的差距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系统提示词通过预先定义的全局指令或规则,设定模型的行为模式、角色身份(如“金融分析师”“法律顾问”)、任务目标(如生成报告、分析数据)和限制条件(如禁止主观猜测、限制输出格式),为模型提供稳定的底层逻辑,确保其在复杂场景下保持合规性和专业性。它通常由开发者或系统管理员配置,是模型生成响应的基础框架。
二、组成部分 一般相对完善、规范的系统提示词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三、主要特点 四、核心价值 系统提示词的作用远不止于简单地引导大模型行为,它们在提升NLP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效率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心设计的系统提示词可以帮助大模型处理复杂的查询、处理歧义,并生成不仅准确、专业严谨且信息丰富的响应。通过设定清晰的预期并提供结构化的框架,系统提示词能够使大模型充分发挥其潜力,从而交付令人印象深刻且有价值的成果。 具体而言,系统提示词在定义智能体的能力边界、设定行为准则、标准化工作流程、统一输出规范等方面发挥重要价值。 什么是用户提示词? 一、基本定义 用户提示词(User Prompt)是智能体的“作务触发器”,是用户向AI系统提供的具体指令或问题,用于引出所需的响应。这些提示是动态的,会随着每次交互而变化,反映用户的即时需求和目标。它们可以是简单的信息请求,也可以是生成创意内容的复杂指令。 大模型工作过程中通过用户提示词精准捕获用户意图,根据具体问题/需求描述(如“分析某股票财务数据并生成投资建议”)或任务细节(如“规划新疆自驾游行程,每天驾驶时间不超过6小时”),为模型提供动态输入,引导其聚焦特定需求,减少模糊性带来的误差。 二、用户提示词类型 三、主要特点 四、核心价值 用户提示词是人机协作的密码本——优秀的提示词如同精准的GPS坐标,将大模型的“智力资源”定向输送到目标领域。掌握场景化设计能力,可使AI输出效率提升300%以上。具体而言,用户提示词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系统提示词 VS 用户提示词 系统提示词是用来设定大模型行为和语气的系统级指令,通常在对话开始前由系统设置,用于告诉模型“你是谁”、“该如何回答”、“要遵守哪些规则”,它主要影响模型的整体风格、角色扮演、限制条件等。 用户提示词则是用户输入的具体指令或问题,用于与模型进行互动,提出请求、提问或给出任务,让模型输出所需的内容或执行特定操作。 简单概括,系统提示词定义“怎么说、以谁的身份说”,用户提示词决定“说什么”。 主要差异对比 属性
| 系统提示词
| 用户提示词
| 目标
| 定义规则和角色
| 提供问题或任务内容
| 来源
| 开发者或应用程序设置
| 最终用户直接输入
| 作用范围
| 影响整个对话
| 仅对特定对话场景有影响
| 可见性
| 通常对用户不可见
| 用户可以直接看到并编辑
|
协同与配合 系统提示词和用户提示词通常会结合起来使用。系统提示提供模型的基础行为规范,而用户提示则用于具体的交互场景。这种设计可以确保模型既能保持一致性,又能灵活应对用户需求。 两者的协同作用体现在:系统提示词划定“允许做什么”,用户提示词明确“具体怎么做”,二者结合后,模型既能遵循预设规则,又能灵活响应个性化需求。 例如,在法律合同审查中,系统提示词要求模型仅标注风险点,而用户提示词补充合同条款细节,最终输出既专业又精准。此外,优化提示词设计(如分步推理、示例驱动)还能显著提升模型效率,降低计算成本,并增强用户对AI决策的信任感。因此,系统提示词与用户提示词的科学设计,是释放大模型潜力、实现智能化服务落地的关键。 优化思路 系统提示词优化 用户提示词优化 简单示例 以下是系统提示词与用户提示词的一些简单示例,方便你直观感受他们在具体应用中的差异。提示类型 | 示例 | 系统提示词
| 你是一位乐于助人、信息丰富的人工智能助手,专注于技术。 | 您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客户服务代表。始终保持礼貌和专业的语气。 | 你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个人知识库助手,可以根据给定的知识库内容回答用户的提问,注意,你的回答风格应是幽默风趣的
| 用户提示词
| 写一篇500字的文章,讨论社交媒体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包括其好处和坏处。
| 为深圳市一家主营粤菜美食的新餐厅生成一份 SEO 关键词列表。
| 用三句话概括《三体》的核心剧情。
| 提示词设计最佳实践提示词设计通用规则 在设计提示词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通用规则,这些规则将帮助我们编写清晰而具体的指令,让大模型输出结果符合我们的预期。 - 准确描述要做什么(写、总结、提取信息);
- 不要说什么不该做,而要说什么该做;
- 要具体:不要说“用几句话”,而要说“用 2-3 句话”;
- 添加标签或分隔符来结构化提示;
- 如果需要,请求结构化输出(JSON,HTML);
- 要求模型验证条件是否满足(例如“如果你不知道答案,就说“没有信息”);
- 要求模型首先解释,然后提供答案(否则模型可能会尝试证明错误的答案)。
如何进行提示词优化?为了符合用户预期,达到最佳输出效果,我们需要对提示词进行持续优化。提示词优化(Prompt Optimization)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提示词的内容、结构和方式,来提升大语言模型在执行特定任务时的准确性、相关性、一致性和效率的过程。以下是两组关于文本生成和图像创作的大模型提示词示例。这些示例说明了如何优化提示词,以实现特定的预期结果。 文本生成提示词
初始提示:“为营销分析师写一份专业摘要。” 提示词优化:
图片创作提示词
初始提示:“创建一幅山景图像。” 提示词优化:
提示词设计策略与方法 提示词设计实用技巧 好的提示词可以帮助您从大模型中获得更准确、质量更高的响应。下面总结了一些设计优质提示词的实用技巧,帮助我们避免常见错误,让大模型更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应用场景。 一、指定受众 要获得所需的输出,请指定大模型应该为哪些目标用户响应。指定受众可以为您的提示提供结构和方向。无论您是撰写内容、汇总文档还是处理客户咨询,这都能确保输出符合您的目标。 提示 1:“总结这份文件。”
提示 2:“用3个要点向销售经理总结这份营销报告,突出关键的收入趋势。”
提示 2 效果更好,因为它指定了目标受众、输出格式和重点领域,即收入趋势。
二、清晰具体 当指令清晰明确时,大模型输出答案的效率最佳,我们需避免泛泛而谈或冗长的指令。相反,请使用精准的语言,定义所有术语,并明确说明你希望大模型做什么。商业应用中应该将提示视为简短的任务指令,而不是随意的聊天。 提示 1:“让这个听起来更好一些。”
提示 2:“用有说服力的语气重写此消息以吸引企业买家。”
提示 2 效果更好,因为它指定了提示的语气、目标受众和目的。 三、设置角色 引导人工智能行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赋予其角色或个性。这有助于大模型根据预期情境定制语气、词汇和回应风格,就像向新员工做主题演讲一样。 提示示例:“您是客服人员。请以冷静、乐于助人的语气回复以下投诉。” 四、理解任务 清晰地理解任务是编写有效提示词的第一步。在编写提示词之前,请准确了解任务的范围与目标,大模型会严格遵循指示,如果你的任务没有明确规定或与指示不符,输出结果大概率会出现偏差。 任务:总结销售业绩
提示:“总结所有区域经理的月度销售业绩。请标出与上月相比销售额下降超过 15% 的区域。” 以上提示为什么有效: - 定义所需的摘要类型
- 明确分析内容(区域销售)
提供一个阈值(15%)来引发额外的关注
五、消除歧义 准确表达,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短语和术语,并摒弃任何假设。
提示 1: “从此表格中提取相关数据。” 针对以上提示1,大模型在输出时,可能会产生以下疑问: - “相关”是什么意思?
- 它是什么类型的表格?
- 我们应该提取哪些字段?
输出应采用什么格式?
提示 2: “从采购订单表单中提取以下字段:客户姓名、订单 ID、产品、数量和总价。以 JSON 格式返回结果,字段名称作为键。” 为什么按照提示2这样做有效: - 列出了具体字段。
- 已识别文档类型。
输出格式已明确提及。
六、明确要求不该做什么 就像人类一样,人工智能也受益于清晰的界限,告诉大模型哪些事情不该做,有助于避免输出不相关的结果,尤其是在高风险的业务任务中。 提示 1:“总结本报告。”
提示2:“请用200字以内的时间总结附件中的财务报告。不要包含介绍性背景或历史比较。只需关注第四季度的收入数据和成本明细。”
提示 2 效果更好,因为它指定了字数、不包括的内容以及重点领域,从而产生更好的结果。 七、分解复杂任务 将任务分解成更小、更合乎逻辑的步骤(逐步说明),并确保包含所有必要信息。这种技巧称为“思路链式提示”。避免过度拟合提示,即试图在一个提示中完成太多任务。 超载提示: “阅读发票,清理数据,总结数据,提供每月支出的直观图表,并识别您发现的任何异常。” 以上提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 它试图做太多事情。
- 任务之间没有明确的划分。
它缺乏格式或结构。
提示词中,我们可以做任务分解,引导大模型分步完成任务:
- 从发票中提取以下字段:日期、供应商、金额和类别。
- 汇总每月总支出,按类别分组。
- 突出显示任何金额超过 10,000 美元的交易。
将结果作为 JSON 对象返回。
为什么这样做有效:
以下是一个任务分解的典型提示词案例:
八、指定输出格式 给出明确的输出格式说明。例如,在提示中指定输出应为 CSV 格式并指定分隔符。如果没有格式说明,大模型可能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返回数据(例如,用引号括起来的数据、纯文本数据,甚至不正确的结构)。 提示示例:“仅获取带有字段标题和值的分隔输出。请不要包含括号或引号中的输出。” 九、更多的技巧 更多的提示词设计技巧,需要你从实践中不断领悟,用心的设计,大模型总会给你意外的惊喜与收获。以下这些技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验证,我们可以结合实际场景加以应用。 - 添加具体的描述性说明
- 定义输出格式
- 给出少量样本示例
- 整合“我不知道”(IDK)、反向案例(控制幻觉/批判性话题)
- 使用思路推理
- 使用提示模板,而不是静态提示
- 添加数据上下文 (RAG)
- 包括对话历史记录
- 格式化提示:在提示中使用清晰的标题标签和分隔符
- 整合所有内容:专业提示的剖析
- 多提示方法——当一个提示不够用时
提示词设计框架 所有大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点,输出效果高度依赖提示词设计,如何设计好的提示词,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可以参照业界已经逐步成熟、规范的提示词框架(Prompt Framework)作为我们的设计依据,这些框架就像指南一样,确保始终如一地提供高效、高质量的输出,提升大模型的生产力。
以下是11个常见的提示词框架,可帮助我们实现高效的提示设计: RACE(角色、行动、情境、期望) RACE 框架简洁、实用,能够高效地为各种营销任务创建可自定义的提示。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各个关键组成部分: - 角色/Role:指定您希望大模型扮演的角色。
- 行动/Action:这是您需要完成的基本指令或工作。
- 背景/Context:通常您需要向大模型提供背景信息才能完成指令。
期望/Expectation:描述你期望的结果
以下是这组框架的实际应用示例:
TAG(任务、行动、目标) TAG 非常适合最简单的营销任务,在这些任务中您不需要在写作风格和语气等方面有太多的变化。
- 任务/Task:指定大模型需要做什么
- 行动/Action:解释应该如何做
目标/Goal:描述最终结果应该是什么样的
以下是一个例子:
TRACE(任务、请求、操作、上下文、示例) TRACE框架为结构化营销任务提供了清晰、可操作的提示。
- 任务/Task:定义主要任务或目标
- 要求/Request:描述您需要大模型做什么
- 行动/Action:概述具体行动
- 背景/Context:提供背景信息
示例/Example:用例子来说明你的观点
以下是一个示例提示:
关怀(背景、行动、结果、示例) CARE 框架对于设计带有示例的详细且可操作的提示很有用。
- 背景/Context: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 操作/Action:指定您要采取的操作
- 结果/Result:描述你期望的结果
示例/Example:提供如何完成的示例
以下是提示的示例:
PAR(问题、行动、结果) 当您需要创建一个简单的提示来解决营销问题时,PAR 框架就是您所需要的。
- 问题/Problem:说明您面临的问题
- 行动/Action:指定解决问题的行动
结果/Result:描述结果应该是什么样的
如果您面临网站排名下降的情况,这里有一个提示框架示例:
CRISPE(能力/角色、洞察力、陈述、个性、实验) CRISPE 框架非常适合尝试创造性角度、测试活动的不同变量以及收集多种想法。
每个组件的作用如下:
AIDA(注意、兴趣、欲望、行动) AIDA 是创作引人入胜文案的著名公式。同样的框架也适用于设计最适合创意工作的提示。
- 注意/Attention:描述你想如何唤起观众
- 兴趣/Interest:指定目标受众的兴趣
- 欲望/Desire:提及如何激发人们对你的产品的渴望
行动/Action:描述你想要采取的行动
假设你想创建一个产品落地页。提示框如下所示:
STAR(情况、任务、行动、结果) 当您陷入棘手的营销困境并需要解决方案时,STAR 框架很有用。
- 情况/Situation:确定挑战
- 任务/Task:描述你想要采取的行动
- 行动/Action:预测你的任务将对情况产生的影响
结果/Result:设想你想要的结果
当您使用该框架的组件向利益相关者展示营销活动的效果时,其外观如下:
- 情况: “我们最近完成了为期 3 个月的数字营销活动,旨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推动转化,但一些利益相关者对该活动的有效性不确定。”
- 任务: “通过提供清晰的、数据驱动的关键指标摘要并解释这些指标与我们的业务目标的关系,向利益相关者展示活动的绩效。”
- 行动: “突出广告系列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重点关注展示次数、点击率、转化率和广告支出回报率 (ROAS) 等指标。解释这些指标如何体现我们在实现品牌知名度和转化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
- 结果: “目标是让利益相关者全面了解活动的影响,建立对战略的信心,并为未来的活动创造一致性。”
APE(行动、目的、期望) 当您想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定制提示的响应时,APE 是另一个简单的框架。
以下是 APE 框架的一个示例:
BAB(之前、之后、桥梁) 当您需要提高讲故事的技巧时,BAB框架就是您的专家。
- 之前/Before:描述产品之前的故事部分
- 之后/After:描述一下你的产品如何改变故事
桥梁/Bridge:定义带来变化的原因
以下是新服务推出的成功案例:
RTF(角色、任务、完成) 当你希望大模型发挥特定作用时,RTF提示工程框架就派上用场了。
- 角色/Role:描述你希望大模型扮演的角色
- 任务/Task:提及您希望它执行的任务
完成/Finish:描述你期望的结果
如果您使用提示来设计潜在客户培育电子邮件系列,则提示将如下所示:
提示词设计面临的挑战
|